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□特约评论员 月涵
国内首部专门规定锂电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——《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。这件事在枣庄人心中激起的振奋,除了由《条例》“国内第一”的头衔所具有的引领性、超前性而带来,更大一部分是“中国北方锂电之都”的梦想唤起的历史记忆:枣庄,作为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,共和国的“煤炭长子”,能否在新时代完成转型目标,重现昔日辉煌?
回答无疑是肯定的。这信心,就来自枣庄新开辟的锂电产业赛道。
说新,其实枣庄布局锂电产业已有20年。早在2003年,枣庄就自发形成了一批生产电解液、电芯、正极材料的锂电企业,是全国较早发展锂电产业的城市之一。随着国家提出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的目标,全国以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迎来黄金机遇期,枣庄的锂电产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。
如今,枣庄已建成锂矿开采加工、正负极材料、隔膜、电解液、电芯及PACK、终端应用、回收拆解的完整产业链条,产业生态健康蓬勃;成立了枣庄绿色能源发展集团和枣庄学院锂电产业学院,专业人才并肩集聚;组建了锂电产业联盟,集群效应抱团发展;全市拥有锂电科研平台13个,获批专利690余项;2022中国(枣庄)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举行,强化交流合作共赢。
从煤炭能源到锂电新能源,枣庄有产业基础,有人才支撑,有创新基地,有合作平台,此次专门出台支持锂电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,既有对以往经验的系统总结,例如“建立健全链长、链主、联盟融合联动工作机制”;也有对痛点、难点和瓶颈问题的针对性方案,例如申请锂电特色专业职称评审、拓宽资金扶持渠道等方面,从长远来看都有利于锂电产业的规范、可持续发展。
《条例》还有一个无形的影响是,为枣庄未来发展提供了锲而不舍、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战略定力。之所以能久久为功、一任接着一任干,其一需要一个既符合发展大势又符合自身实际的长效战略,有方向引领就能一张蓝图绘到底,对枣庄来说,这个战略就是以“北方锂电之都”为目标实现转型升级;其二需要长期主义的坚持,这个过程是对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、非功利主义的政绩观以及求实求是的作风等能力的严格考验;其三需要良好的效果反馈,以及民众的支持与认可。如此三位一体,才有了一任接着一任干,有了事情之成。
回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源头,还是对战略的信心,强信心方能有恒心。
枣庄人应该有这个信心。90年代的“鲁D”穿越漫长的季节,昭示着百年工业城拥有的底气。在现代化的大潮中,枣庄人需要带着信心与恒心逐浪拼搏,擦亮工业之星曾有的耀眼。时代的列车正隆隆向前疾驰,向前走,有信心!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中公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